德育課校本情意教育課程

1.

背景
由於資優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智能較同齡朋輩為高,但其情緒及體能發展與其智能發展可能會有差異,令他們所面對的困擾有別於普通學生,所以情意教育對他們尤為重要。有鑑於此,本校將繼續推行「情意教育」,目的旨在鼓勵及加強資優學生因其特質所帶來正面及有建設性的行為,同時糾正或消弭其負面及消極的行為。

2.

「情意教育」計劃內容
透過正規課堂之分組教學和抽離方式之系統的訓練,為資優學生提供了基礎的情意教育。

  • 正規課堂: 德育課(全年)
    • 為配合學生情意發展,本校特別安排學生參加由全人教育基金提供的「ICAN」課程。此課程以科學為本、價值為基礎的實踐心理學模式而設計,旨在有系統地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學習如何辨別、傾訴和處理他們的情緒,如何運用社交技巧等。總之,兒童在面對困難和失意時,越能想出眾多的解決方法,就越容易成功地處理這些挫折和意外事件,渡過困境,使身心健康發展。除了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之外,此課程亦協助建立學生良好品格,並加強其學習動力,從而締造更成功、和諧、快樂的人生和社會。
  • 全校性活動:透過周會、活動及講座提升學生對情意教育的認識。
  • 抽離式系統訓練:
    • 透過「情意教室」計劃,幫助學生發展其自我概念,培養積極正面的價值觀、情緒及社交能力。計劃以增潤式的課程推行,被甄選的學生成為「學習先鋒」,學校會在課後時間為他們提供思考及社交能力、情緒及價值觀的培訓,令其潛能可以發揮得更好。
    • 學生亦可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參與適合的實踐活動,例如:校園電視台主持、周會主持人、小組導師、親子歷奇活動、義工服務等,全面地發揮個人的潛能。
3. 評估
參考教育局建議,情意評估是成就以外的評估,所以情意評估並不鼓勵將同學按等級評估,而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希望同學利用評估的資料作為學習的回饋,更能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故評估方法注重分析性的評估,例如同學反思,填寫學生問卷,及透過教師觀察給予同學回饋。